編者按:2016復旦全球領袖論壇近日在復旦管院舉行。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副主席劉紹勇做了主題演講。
劉紹勇在演講中表達了“傳統企業是細胞體、生命體,而現代企業要做生態圈、產業鏈”的觀點。
他還向大家講了兩個故事:一是東航與攜程的合作,二是東航與達美的合作。東航正在以新的商業模式加速升級轉型,在全球網絡中尋求更大的發展。
非常榮幸,再次受邀來到復旦,與各位新老朋友們見面。對于我個人來說,這是一次交流互鑒的機會,更是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
站這個講臺上,我想,首先得感謝在座的各位老師和同學,感謝現在網上參與今天交流的各位網友,感謝超過1億人次的東航旅客。
剛才,陸院長講了,航空公司是最安全的,這是非常有道理的。陸院長介紹我是一級飛行員,我想糾正一下,我飛行了41年,是特級飛行員。為什么講飛機是最安全的呢?全球過去20年平均每年因為航空事故造成的旅客傷亡大概是300人到700人左右。有一個數據講,美國每年從床上掉下來死亡的有450人左右,全世界每年有600人左右喪命于大象腳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航空不僅是最安全的,也是大家能感覺到最輕松舒適的旅程。
過去50年,改變世界的有三大因素,第一個是全球化,全球經濟的高度融合,有經濟的融合,人員的交流等等,金融、貿易、投資等各個領域發展全球化;第二個是互聯網,特別是在最近10年甚至5年包括未來,我相信會更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第三個是航空業,徹底改變了空間距離,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
這三大因素交互融合,直接把人類從工業時代推進到了信息時代,深刻改變了全球的資源配置方式,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思維模式以及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并且重構了企業生態。
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我們和攜程的合作,就是講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攜程投資我們30億元,就希望能夠把他的OTA企業和我們這樣的線下企業結合起來,怎么結合?我們是offline企業,他們是online企業,我們合作可以創造一種新模式OOTA(online offline travel agent),形成一個產業鏈。
傳統企業的競爭力在于其核心競爭力,而現代企業的競爭力是整合產業鏈的競爭力或者是自我形成產業鏈的競爭力。
梁建章先生找到我,希望投資東航,我說了一句話,“你們這樣的OTA企業枝葉比較繁茂,但是沒有根;東航這樣的企業有根,但枝葉還不夠繁茂”,他也用這句話來說服他們董事會,并促成了我們之間的合作。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實際上就是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建立產業鏈或者說建立企業的生態系統。
我記得,美國互聯網之父凱文·凱利曾提出很重要的一個理論“生命系統”和“生態系統”。他講,企業為什么有生有死,因為企業是一個生命體。我看過資料,當一個細胞在每增加一倍的時候,細胞的智慧增加75%,細胞是生命體,有生有長有亡,傳統企業也是生命體,同樣有生有長有亡。這就是生命體的概念。
但是,生態系統是無限的,生態系統每增加一倍,各項指標智慧和能力不管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都增加115%。現在的城市越來越大,比如上海,現在上海的管理越來越好,大家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已經形成了一個生態圈。
生態圈會不斷修復、不斷迭代、不斷更新,這就是生態圈概念。現代企業要有做生態圈、產業鏈的概念,一定要從傳統的生命概念進入生態概念。我想,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大家這樣的一個結論。
我給大家講的第二個故事,是在去年9月1日,我們和美國達美航空締結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達美以4.5億美金收購了我們3.55%的股權,我可以告訴大家,如果純粹從投資來看,當時溢價92%,這是不劃算的。但是,達美這個全世界盈利能力最強、在美國和全球最受歡迎的航空公司,為什么會選擇與東航合作?
達美董事長理查德·安德森先生告訴我三個原因:第一,看中東航的網絡結構;第二,看到中國市場的未來前景;第三,達美需要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有一個最核心的朋友。習近平主席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航空業。
從東航與達美的合作就看出來,中國航空業發展是潛力無限的。這一點從東航自身的發展就可以看到,今年是我到東航的第8個年頭。2008年底,我剛來的時候,東航當年虧損13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東航股份公司利潤總額超過94億元,東航將實現連續8年盈利;我們的旅客運輸量從3000萬人次,到今年要超過1億人次;飛機架數從240架到今年底將是600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航空公司將來需要在全球網絡中發展,這是我們下一個追求的目標。我們現在推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希望有更大的網絡、更好的產品和更優的服務提供給大家,創造新的機會,創造新的價值。
1億旅客的價值怎么挖掘出來?過去,我們航空業是靠一張機票、一個貨單去掙錢。這是傳統商業模式。現在,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我們能夠發現這張機票、貨單背后的價值,也就是顧客的價值。
現代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必須圍繞顧客價值來進行。航空業本身的信息準確度是最大的,這對于我們挖掘客戶價值、增強客戶粘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現代企業生態有四大特征
第一,是分享
在這個世界,沒有一輛汽車的企業,可以做成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沒有一個床位的旅館,也可以做成業務范圍最廣、營業收入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旅館,然而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沒有一架飛機卻能夠做成全球最大航空公司的這么一家企業出現。
航空業作為傳統的產業很難改變,因為行業的政策性門檻比較高,方方面面的限制性條款和對職業訓練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我相信,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期待在座的各位和各位網友去發現。這就是分享經濟的成果。
第二,是互動
現在有人說,生意難做,因為信息獲取很廉價,依靠信息不對稱賺錢很難。也有人說,現在生意好做,因為信息獲取很方便。有報告顯示,現在人均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是兩個半小時,觸屏次數接近100次。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你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這就是互動的結果,信息壁壘完全被打破了。
第三,是流動
現在企業的大數據已經成為了生產要素、資源稟賦,是可以計入企業資產總額的。這就是資金、資產、資源、資本流動帶來的結果。商業的根本屬性就是流動,只有流動才能創造價值。
第四,是突破
做企業,直接的威脅,大家都看得到;潛在的、間接的危險,我們很難看得清。往往最后打敗我們的,不是同行,而是破壞性、顛覆性的創新,也就是經濟學家們經常說到的,“門口的野蠻人”,所以作為一家企業,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都需要不斷突破,突破自我,重塑未來。
從全球航空業發展趨勢來看,國際化和互聯網化是一種新常態,“一帶一路”戰略和“互聯網+”戰略為航空業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正在重構行業生態,這就是目前東航正在做的。
一是打造國際化東航
過去我們叫“東航的國際化”,開了很多航線;現在叫“國際化的東航”,即使一條國際航線不增加也可能是國際化的公司,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二是打造互聯網化東航
東航信息化經歷過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8年之前東航的信息化,叫“唱山歌時代”,我們覺得差距很大;2009年之后我們叫“大合唱時代”;經過了幾年的努力我們有了一些基礎,現在進入了一個“交響樂時代”,希望讓大家感覺既好聽又好看,既有價值,也有品位。
目前東航的自助值機率已經超過70%,在虹橋機場已經超過80%;手機購票也非常方便,但支付方面仍存在一些涉及銀行的問題;訂座系統與現代的系統如何有效對接,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相信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
在新經濟驅動下的新商業時代,未來是一個更加開放的時代,是一個盡情分享的時代,是一個充分互動的時代,也是一個突破認知的時代。未來令人難以置信,真正偉大的東西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果說“重塑未來”,我最大的希望是大家共同努力,做成一個沒有飛機的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 上一篇:拆分旅游度假與金融業務后 途牛想要盈利了
- 下一篇:文章還沒寫出來呢